济南高新区的经济数据再引瞩目。
8月6日,济南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济南各区县经济表现浮出水面。
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上半年,历下区以1292.1亿元稳居榜首,济南高新区以1063.6亿元位居第二,市中区以701.0亿元摘得第三名。
历下区持续领跑济南,稳居头部的态势早在预期之中。颇为亮眼的是,上半年,济南高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达到1063.6亿元,实现了建区30余年来的历史性突破——首次半年度GDP跨越千亿大关。
从增速上看,济南高新区同样表现强劲,以8.1%大幅领先于全市5.4%的增速,位居全市增速第二。
济南高新区此番跻身“千亿俱乐部”,意义非凡,标志着济南经济发展正从依赖传统增长极,加速转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新阶段。
首破千亿,活力奔涌
若将城市比作一辆高速列车,历下区是稳健的“车头”,高新区则是新晋“动力引擎”。
过去30多年,济南高新区从一片阡陌农田到一座产业新城,完成了搭框架、聚产业、强功能的三级跨越。
如今,半年度GDP突破千亿,不仅是规模上的扩张,更是产业结构的深刻质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济南高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483亿元,同比增长14.2%,远超全市平均增速。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各个集群均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高端软件产业集群已成为行业翘楚,集聚高端软件企业超1000家,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了以浪潮集团为龙头,华天软件、瀚高软件、普联软件(300996)等骨干企业协同发展的千亿级集群,为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提供核心动能。
高端激光装备产业集群同样实力不凡,集聚下游产业链企业300余家。激光切割装备产业作为集群主导产业,产品出口位居全国第一,是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在全国行业细分领域走在前列。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产业链完备,上下游协作紧密顺畅,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优势产品和应用场景,形成以算力产业为核心,以应用为延伸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更是培育出众多优质企业,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0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20家,省级瞪羚企业44家、市级瞪羚企业7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每一个细分赛道都在释放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在这片经济热土之上,济南高新区已超越了物理空间的产业园概念,正激荡着创新链深度耦合的澎湃动能。
引擎之力,驱动全城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高新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第一,高达23.2%,相当于全市每新增4元GDP,就有接近1元来自这里。这份沉甸甸的“贡献率”背后,正是济南高新区实现“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动能转换的生动写照。
当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时,济南高新区以科创为刃,打开了一条蓬勃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驱动城市列车全速向前。
济南高新区的崛起,亦折射着济南区县经济从层级竞争向生态竞合的转折。
放眼济南,历下区以金融、总部经济见长,是“济南的曼哈顿”;高新区以科创、智造突围,是“济南的硅谷”;章丘区依托高端装备“老树发新芽”,商河县以现代农业弯道超车……
当每个区县都找到自己的长板,济南这座城市便演绎了“木桶效应”的升级版——不再囿于短板,而是把长板拉到最长,最终拼成一个容量更大、能级更高的“新木桶”。
从这个角度看,济南高新区的千亿突破,不仅是自身的高光时刻,更是济南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着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在区域竞争中赢得“第二次机遇”。
济南的未来在哪里?答案或许不再仅蕴于大明湖的潋滟或CBD的璀璨,更闪耀在齐鲁软件园深夜不熄的灯火中,量子实验室跳动的精密数据流里,高新大道上疾驰而过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身影上……
这里,正定义着济南扑面而来的未来感。
权威股票配资,靠谱的配资,投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