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1-0险胜中国香港,勉强拿下东亚杯季军,但这场“遮羞式胜利”反而撕开了两大残酷现实:18岁新星王钰栋被泼冷水,媒体人直言其留洋月薪仅值1000欧元;致命的是后腰位置被多位专家盖章“全队最弱短板”,甚至点名黄政宇“玩不了高端局”。
当韩媒吹捧王钰栋“能闯欧洲二级联赛”时,国内舆论却揪出他“摊手抱怨队友”“处理球不科学”的毛病;而国足后腰的真空,连名记宋承良都哀叹:“既无李铁式的铁腰,也无郑智式的全能中场,腰不好注定挨打! ”
7月15日,韩国龙仁的东亚杯收官战,国足凭借后腰黄政宇第19分钟的进球1-0击败中国香港。 这粒进球是国足本届赛事的首球,也是黄政宇的国家队处子球,他接张玉宁传球突入禁区低射破门,终结了国足此前两战0-3韩国、0-2日本的“零进球耻辱”。
讽刺的是,这场“破荒胜利”反而放大了后腰危机。
第51分钟,王钰栋兜射击中立柱;
第68分钟,张玉宁头球破门因徐开角球出底线被判无效;
第81分钟,王钰栋内切射偏再失良机。
整场比赛,国足虽控场但进攻效率低下,关键问题直指中场串联失灵。 记者裴力一针见血:“国足最缺能出球、敢前压的中前卫! 黄政宇尽力了,可他扛不住强队。 ”
尴尬的是历史数据:这是国足连续第四届东亚杯获季军,且22年来从未垫底。 看似“底线守住了”,但对比中国香港的进步(新帅上任后6连胜)、日韩“三队”仍碾压国足的现实,这份“季军安慰奖”显得苍白无力。
18岁的王钰栋无疑是本届国足最大焦点。首战韩国时,他敢突敢抢,多次用速度撕开防线,韩媒MK体育盛赞其“鹤立鸡群”“完全能踢欧洲二级联赛”,并警告“留中超会被同化”。
但国内舆论截然相反。 尽管王钰栋对中国香港一战击中立柱、遭对手抓脸犯规引发冲突,媒体人却紧盯其缺陷。 博主敖铭泼出最冷一盆水:“王钰栋的实力,在西乙B、葡乙这种第三级别弱队只能打替补,周薪约1000欧,比中超少赚太多了! ”他更犀利指出,王钰栋“配合差、处理球不科学”,甚至批评其“摊手抱怨队友”的态度问题。
记者裴力虽肯定王钰栋“有个性是好事”,但委婉点出其技术粗糙;魏老师则将他与张玉宁并称“攻击线独一档核心”,却也承认其“需名师指点”。 矛盾的评价背后,是球迷对其伤病的担忧,6月底中超比赛中他无对抗拉伤,商业活动亮相才让舆论稍安。
后腰短板在本届东亚杯被彻底钉上耻辱柱。 首战韩国,国足中场失控导致0-3溃败;次战日本,黄政宇防守失位十几次、抢断成功率不足30%,被日媒戏称“助攻王”。
专业分析更触目惊心:
魏老师直言:“黄政宇踢55开的比赛能用,但打强队必暴露!徐新老了,高天意未必是新帅答案,廖锦涛根本没机会证明。 ”
宋承良对比历史痛心疾首:“4-2-3-1体系里,我们既没李铁、赵旭日式的铁腰,也没郑智、吴曦式的全能中场! ”
狮城体育翻旧账:3月世预赛国足0-2澳大利亚,黄政宇失位直接导致首粒丢球,“单后腰战术对国足就是灾难”。
中超现状更让绝望加深:上海申花外援阿玛杜是“唯一接近兽腰标准的球员”,但归化无望;归化球员李可因伤+身高缺陷难担重任;王上源、程进等本土后腰被批“太软或太糙”。
季军战火药味十足的一幕,成了国足心态的缩影。第53分钟,王钰栋先被中国香港球员宾纪文抓脸,再遭陈俊乐撞倒,起身后与祖连奴激烈对峙,引发两队大规模冲突。
这一细节被敖铭拎出放大:“年轻人需要学如何鼓励队友,而不是摊手抱怨! ”事实上,急躁情绪贯穿国足本届赛事,前两场惨败日韩时,球员因战术混乱频繁失误,后腰不敢拿球导致阵型脱节;即便战胜中国香港,裁判吹掉张玉宁进球、王钰栋屡失良机等场面,均暴露全队技术变形与信心不足。
资深媒体人裴力的结论或许最刺耳却最真实:“中前卫不敢前压,阵型就是死的! 可惜,这样的人我们现在根本没有。 ”
#国足#
权威股票配资,靠谱的配资,投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