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杨萨】9月12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25693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整体而言,受季节性因素和隐债置换等影响,近期信贷等金融数据波动比较大,但从存量社融同比增速、M2同比增速等指标看,金融数据仍然明显领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节方向持续发力。往后看,根据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水平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货币政策还会保持支持性立场。
8月新增贷款恢复较大规模正增长
数据显示,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环比大幅多增6400亿元,但同比仍少增3100亿元,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放缓0.1个百分点至6.8%。
王青分析,8月新增贷款恢复较大规模正增长,背后有三方面原因:一是8月宏观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部分行业生产景气较高,基本面对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有所支撑;二是6月贷款大量投放造成的透支效应减弱;三是随着置换隐债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隐债置换因素对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的下拉作用也在减弱。当月新增信贷同比继续少增,则主要受隐债置换影响,同时,外部环境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对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释放仍有较大抑制作用。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长期来看,信贷增长的速度是大概率会呈现下降趋势的,这与我国经济增速的变化和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等因素有关。中短期来看,受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信贷增长的读数也是容易下降的。众所周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是用成本低、期限长的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成本高、剩余期限短的债务,这有利于纾解债务链条,让地方政府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可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由此所造成的新增信贷增长读数的放缓亦不是件坏事。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能够充分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当前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仍在7.0%附近,远高于名义GDP增速,表明银行贷款对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也是当前推动宏观经济景气度回升的一个重要力量。”王青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创新和直接融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加上政府债券发行扩容提速,贷款作为企业融资渠道之一,越来越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宜更多观察社会融资规模、M2这些更全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衡量。
8月社融时隔8个月再现同比少增
8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时隔8个月再现同比少增,下拉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至8.8%,较上月末放缓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4178亿元,以及受去年8月政府债券加速发行导致同比基数骤然走高影响,8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519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9个月的同比多增。
社融其他分项中,8月表外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323亿元。除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外,8月社融其他分项同比增减幅度均不大,对社融整体表现影响有限——当月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多增325亿元,外币贷款少减522亿元,委托贷款多减191亿元,信托贷款少增134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少增360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主要由于当月债市大幅调整,推升债券发行利率,对企业债券融资需求产生一定抑制。
“从结构上看,政府债券同比支撑减弱,但环比拉动仍在;企业债同环比均有回落,未贴现承兑汇票亦形成支撑。”温彬表示,8月权益市场高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债市出现波动,企业为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债券发行,且一级市场发债难度变大,资质偏弱的城投发债难度尤其明显,取消发行规模明显增大。后续看,股债跷跷板效应预计有所减弱,债市利率虽短期难以快速下行,但上行空间也相对受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债发行和融资的修复。
总体看,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发力下,纳入政府债券的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先导指标。同时,近年来,债券融资增速整体快于信贷融资,以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也更好与经济转型相适配。
M2和M1增速“剪刀差”显著收窄
8月末M2同比增速为8.8%,与上月末持平,继续处于比较快的增长水平。王青表示,背后的一个原因是当月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同比少增。这抵消了当月新增信贷、新增社融同比少增对存款派生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8月股市大涨,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依然比较明显,当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M1方面,受上年同期金融挤水分导致基数偏低,以及隐债置换阶段性推高城投平台企业活期存款规模等影响,8月末M1同比增速升至6.0%,比上月末加快0.4个百分点,创近35个月最高。
“近期M1增速上升较快,M2和M1增速‘剪刀差’显著收窄,主要受上年同期M1基数下沉推动,实体经济活跃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仍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王青表示,根据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水平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货币政策还会保持支持性立场,主要发力点是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增加信贷可获得性,激活政府债券融资之外的市场主体内生性融资需求,进而大力提振内需,有效对冲四季度外需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
温彬表示,从全局看,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同时也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预计接下来央行会继续实施MLF、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四季度还有可能恢复国债买卖;预计四季度央行将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今年新增信贷、新增社融都有望恢复一定规模的同比多增。当前我国物价水平明显偏低,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上有充分的空间,不用过早过度担心高通胀问题。”王青表示。
责编:王时丹|审校:陈筱娟|审核:李震|监审:古筝
权威股票配资,靠谱的配资,投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